资治通鉴:威逼利诱永远是驭人的基本原则

原创 敖让 读史悟道2019-07-17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中元2年 前148年

梁王恐,使邹阳入长安,见皇后兄王信说曰:“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今袁盎事即究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长君曰:“为之奈何?”阳曰:“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夫仁人之于兄弟,无藏怒,无宿怨,厚亲爱而已。是以后世称之。以是说天子,徼幸梁事不奏。”长君曰:“诺。”乘间入言之。帝怒稍解。 

【译文】梁王大恐,派邹阳到长安斡旋,邹阳拜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说:“您的妹妹深得皇上宠爱,后宫无人能及;而您平时行事又不太规矩。现在袁盎的事即将水落石出,梁王将会被诛杀,到时候太后的怒火无处发泄,则会愤恨皇上身边的贵幸之臣,我为您感到担心。” 王信说:“如何是好?”邹阳说:“您如果能诚心尽力的向皇上进言,能让皇上停止深究梁王的事;您一定会牢牢的攀上太后的关系,太后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您,而您的妹妹宠冠两宫,地位必将固若金汤。从前舜的弟弟象,每天都把谋杀舜当做事业来运作,等到舜为天子,把弟弟封在了有卑。仁义的人对于兄弟,不把愤怒怨恨藏在心里,而是优待、亲近、宠爱。因此后世人们都称赞舜帝。这样劝说皇上,如果运气好,梁王的事将不会被奏上来。“王信说:“好吧。”王信找了个机会入宫劝说了皇帝。皇帝的怒气稍微得到缓解。

【解析】一、背景故事

材料的记载的故事,发生在临江王被杀后。当初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太子之位空缺,景帝的弟弟刘武也想当继承人,并且得到了太后的支持,但袁盎等十多位大臣联合反对。

因此,梁王怀恨在心,怨恨之下,派出刺客刺杀了以袁盎为首的大臣十多位,景帝怀疑是梁王所为,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最终证据指向梁国官员公孙诡、羊胜。

高压之下,刘武弃车保帅,公孙诡、羊胜自杀身亡,案件追查断了线索,但景帝的怨恨却没有因为弃车保帅事件而断绝,反而愈加浓厚,刘武左思右想,心下难安,于是派出了邹阳来长安斡旋关系。

二、关于梁王

梁王刘武这个人,七国之乱时,曾经把吴楚联军拖在坚城之下,长时间的对峙,成功的为周亚夫各个击破平定北方争取了时间,刘武战功赫赫,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手下的谋臣也是一言难尽。

袁盎等人跟刘武唱反调,于是就派刺客刺杀,这是什么行为?胆大包天的流氓行径。手段不重要,关键是目的,刘武胆大包天的刺杀朝廷大臣,能有什么好处?根本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这件事最起码暴露了三个问题:

1.刘武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2.刘武不把朝廷大臣放在眼里

3.刘武已经失控了

权力角逐下,连太子都会因为侵占宗庙这种小事而被废杀,刘启连亲儿子都下得了手,更何况弟弟,出了这种事,如果不是窦太后强势,恐怕刘武难逃一死,刘武是幸运的,死在了刘启前面,这样的人混了个善终,真是奇迹。

三、关于景帝

面对弟弟刘武的侵逼,刘启是动了杀心的。刘武让负责策划刺杀行动的官员自杀,只能在物理上阻绝中央的调查,但刘启已经认定了刘武才是始作俑者,反抗调查只会让暴风雨来的更加强烈,皇帝真的想杀人,哪里需要理由?没有理由也能制造出大量的真实理由,实在制造不出理由,还能搞莫须有。

刘启最终没有杀刘武,兄弟情分的影响基本没有,主要还是处于权力格局的考虑,其中王信站出来为梁王发声起到了关键作用,王信说什么劝景帝不重要,关键是,站出来说的话的人是王信。

王信是王皇后的哥哥,王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吗,也就是说,王信站出来说话,就等于皇后和太子在为梁王说话,刘启此时同意王信的请求,就可以送给皇后和太子一个大礼包,让他们施恩于窦家,缓和紧张的外戚关系,让刘彻的太子之位更加巩固,而推动王信站出来为梁王说话的就是邹阳。

四、关于邹阳

邹阳是如何游说王信的

1、威逼

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今袁盎事即究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 

本来,梁王伏诛,跟王信能有什么关系?梁王和刘彻争太子,竞争对手死了,王信应该庆祝才是。

邹阳通过推演梁王死后,事情的发展情况,顺利的使王信相信会危及自身。真的会危及王信吗?

真的会,本来没王信什么事,可是邹阳是刘武的人,被派到长安斡旋关系,很难说没有先拜见太后,邹阳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窦太后的意思,虽然刘武的事跟王信没有关系,但王信得宠于景帝,现在刘武派人求王信为自己发声,如果王信袖手旁观,就真的跟自己有关系了。

就得罪了窦太后,王信本身又不太干净,以窦太后的权势,要找个借口收拾王信,岂不是易如反掌,没准窦太后此时已经掌握了王信的犯罪事实,只是史书没有记录,毕竟堂堂太后,怎么能干这种下三路的事。

多掌握别人的要害,但不要急于使用,把别人的辫子捏在手上,就是把柄,关键时候,往往可以操纵他人实现自己的意志。

2、利诱

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 

威逼利诱,胡萝卜加大棒,永远是驾驭人的基本原则。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生来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威可以让人痛苦,利则让人快乐,用痛苦和快乐施加在他人身上,往往可以让人做出预期的动作,实现自己的意志,百试百灵。

微信扫一扫关注作者

2 对 “资治通鉴:威逼利诱永远是驭人的基本原则”的想法;

  1. 历史分析的巧妙,细致故事讲的形象还原感逼真再现历史原来情境,故事扣人心弦,寓意耐人深省,先生不介意我愿意发散遐想试探性的做几个假设,第一个就是王信为什么最终答应去为梁王刘武去想景帝求情开拓化解,第二个问题就是景帝为什么会答应饶恕梁王刘武,,这个就是事物的终极根本要害,,也是驭人关键,第一个就是所有人都在一个局中,,物理学类比一个能量场,这个中心就是驱动事物发展的核心本源关键主干力量一个就是势力范围这个局中比较厉害的两个角色,一个就是皇帝景帝,一个就是窦太后,他们是能量的两级如何巧妙利用阴阳矛盾的两级就成为驱动转化能量对立统一功效的能量场,实现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这个就是形成的一种趋势每个人都在一个博弈场中每个人都是囚徒困境的博弈参与方希望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那个我们就是知晓人的心里趋吉避凶,然后就是巧妙的利用人的心里去驾驭人不过每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情绪习惯,性情爱好,偏好等又不同,所以驾驭人的性格也是驭人的根本,其实威逼利诱可以看做外力,性格偏好可以看做内力内因,如果让两种因都化为合力就是浩然铭旭先生说的阴阳同体又能和合的状态境界自然万物归心归法,,,驭人就是驭人心,驭人行,就是大势所迫,就是主动被动的统一,,最终去做出掌局人需要的选择!那么这个选择如果能够长久就要上顺天义,下得民心,中得其法,做到阴阳矛盾和合,物理,事理,人理,和合,真正做到物理和,事理明,人理通,上调风水,中调百事,下调人心,诸元统一就是进入纯一融,容,荣的大同状态就是真的共振同化,希望我们的驭人都是这样互相成就互相圆满的驾驭,驾驭与被驾驭就像鱼与水一样都乐在其中,乐得其所……天人合一对立统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