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反对领导要注意方式方法

原创 敖让 读史悟道2019-07-12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六年 前154年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匈奴王徐庐等六人降,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庐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九月,戊戌,亚夫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 
【译文】匈奴王徐庐等六人投降,皇帝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降者。丞相周亚夫说:“他们背叛君主投降陛下,您封他们为侯,那您以后凭什么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
皇帝说:“丞相的意见不可用。”于是把徐庐等人全部封为列侯。周亚夫于是称病。九月,戊戌,周亚夫被免职;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任丞相。
【解析】一、周亚夫态度有问题领导提出方案,不是让下属去反对的,而是让下属去补充完善的。相对来说,领导是决策层,下属是执行层,作为下属只能基于领导定下的大方向,正确的做事情,尽量去把事情做完善来,而不是质疑这个方案本身。 
真觉得领导的提案有问题,那也是私下里沟通。公开跟领导唱反调,挑战领导权威,质疑领导智商,这就是没摆正位置的体现,吃不到好果子的。到底我是老大,还是你是老大?
 特别是像周亚夫这种军队出身的人,有平定七国之乱的巨大功劳,在军中威望巨大,刘启鉴于此,已经把他从太尉调为丞相,让他远离军队,他仍然不知收敛,觉得领导卸磨杀驴。 
心怀怨望,跟领导唱反调,这不是周亚夫唯一一次。景帝说想封王皇后的哥哥为侯,周亚夫说“高祖有约:非有功者不得侯”;景帝想废刘荣为临江王,周亚夫又和窦婴一起据理力争。 等于是得罪了刘彻。这两个人,卷入废立之争又斗争失败,最后都不得好死。
而周亚夫,景帝更是直接指出:“此鞅鞅,非少主之臣”,然后以周亚夫私买盔甲,想要在地下谋反的蹩脚理由,除掉了这个隐雷,为汉武帝铺路。蹩脚的理由夹杂着刺骨的杀意,结束了周亚夫的生命。 
二、周亚夫意见上的错误此时,大汉和匈奴谁也打不败谁,是僵局状态。这种局势下,善待降臣有利于瓦解敌方斗志,增加我方力量,如果不给降臣优厚的待遇,甚至杀降,那以后谁还投降?项羽就有杀降的毛病,一次杀降终生黑,造成的后果就是以后没有人敢投降,投降亦死,坚守亦死,壮烈而死可乎? 
胶着状态下,善于处理降臣、俘虏,有利于瓦解敌方斗志。我党的俘虏政策就是处理降臣和俘虏的最佳范本。合理的处理投降人员,使国军毫无斗志、快速瓦解,使我军势如破竹、如虎添翼。最终达到胜敌而愈强,越打越猛,越打人越多的效果。 
至于周亚夫说的,如果封投降势力为侯,以后凭什么责备我方臣子忠义守节的问题,这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乍一看周亚夫说的貌似很有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 
周亚夫的错误,在于把匈奴和大汉视为平等的、同样的两股势力。在他的逻辑里,这两股势力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最大的错误,景帝大怒,第一是周亚夫态度太差,第二就是这个问题了,在周亚夫潜意识里,匈奴和大汉没有区别,只是单纯的两个政权,大汉没有优越性。 
其实,周亚夫提出的这个问题,是非常好解决的,只需要把匈奴和大汉区别开来即可。这个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可以通过宣传口解决。匈奴和大汉,不仅仅是两个政权,而是代表的两个文明,两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种阶级关系,两种文化。 
要解决周亚夫提出的问题,只需要在宣传口树立大汉政权对匈奴政权的优越性即可。谁是更高文明?谁代表先进生产力?谁发表最广泛的利益,谁代表最优秀的文化? 在意识形态领域解决了这些问题,周亚夫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投降者从低端文明走向高级文明,从落后生产力走向先进生产力,从代表少数人的政权走向代表多数人的政权,那就是从邪恶走向正义,从黑暗走向光明,自然值得鼓励。
反之,那就是为邪恶政权卖命,为黑暗势力当爪牙,自然该死。所以说,周亚夫提出的问题是经不起推敲的。
 三、周亚夫应该怎么做?刘启提出的方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周亚夫首先不能公开反对,丞相公然和皇帝唱反调,这是什么氛围?
 其次跟领导的意见相左,没有领会领导的思想,就应该私下找机会向领导请教。都没有沟通就冒冒失失的发表反对意见,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士。 
再次,就算跟领导沟通以后,仍然不能解决自己的疑惑,也不应该质疑领导的意见,到底谁是领导?以谁的意见为准?而是应该主动的表示自己愚昧,无法领会领导的思想,在这件事上无法在领导定的调子下开展工作,但无论如何支持领导的决定,同时保留个人意见,请领导任用其他人做这项工作。 
最后,如果通过和领导的沟通,让领导改变了原来的决定,那也不要沾沾自喜,让领导感受到智商上的不足,而是应该多提观点,引导领导自己思考,让领导自行得出新的结论,符合自己预期的结论,如果做到了以上几条,周亚夫也不至于落得个想在地下谋反的罪名,徒为后人笑。
微信扫一扫关注作者

2 对 “资治通鉴:反对领导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想法;

  1. 总结:
    三个大错误
    1自己没把问题想明白
    2没能领会领导意思,乱反对
    3态度不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