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经过萧何的一番劝说)刘邦想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您素来傲慢无礼,现在拜大将,却如同儿戏,这就是韩信想跑路的原因。如果您真的想拜他为大将,要选个黄道吉日,斋戒,设拜将坛,备全礼仪才行。”

刘邦答应了萧何的要求。诸将见刘邦斋戒设坛,即将拜将,各个沾沾自喜,以为非己莫属。到了拜将时,发现是韩信,一军皆惊。

【解析】拜韩信为大将的原因

1.刚到蜀地,想要招揽蜀地人才,于是把声名不显的韩信拜为大将,搞个大排场,让大家都知道,以此来表达刘邦的求贤之心。跟燕昭王拜将同理。

2.为什么是韩信?不是其他人?搞得诸将皆惊!

韩信虽然没有战绩,但战略分析很厉害,刘邦听得心服口服,所以刘邦想用韩信试试看。

另外,刘邦刚到蜀地,人心不稳,特别是军心不稳,非常需要稳定下局面。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天神般的大将从天而降,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信心,勇气,和希望。

这些都是刘邦急需的,显然窦婴、周勃、樊哙等人,干不了这活,因为他们出过手,实力怎样大家都知道,虽然也很厉害,但你刘邦要把他吹成救命的神、白衣骑士,省省吧老弟,谁信呐,首先刘邦自己就不信!

这任务非韩信莫属,他没出过手,大家都不知道他实力怎样,又长着一张善于分析大势的嘴巴,萧相国用了说好,刘邦用了也说牛,刘邦对他有期冀,大家更是拭目以待的期望,能来个神队友带飞。

人都有从众心理,在普通士兵,基层军官眼里,有汉王和丞相背书,使劲的捧韩信,韩信就成了天神般的人物,就好比江湖上的绝世高手,只要武林盟主一顿夸,他又保持神秘不出手,他就一直是个高深莫测的传说人物,而传说会带给人信心、力量、勇气和希望。

为啥那么多人买彩票?因为有中奖的传说,又有公权力的背书。

这才是刘邦短期内,最想要的东西。至于韩信,局面稳定下来以后再用用看,好用接着用,不好用就丢了,反正局面稳定下来最重要。

韩信在拜将坛上一通高论(太长了,我没写上来),把汉王吹的前途无量后,最终提出了一个短期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攻取三秦,取得战国时秦国旧地,形成虎视关东的战略态势。

以下是刘邦对韩信在拜将坛上说的战略的具体执行。

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于废丘,而遣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

注意:根据韩信战略进攻关中,却没让韩信领兵,甚至都没带他去,根据历史记载,带的是曹参、樊哙和周勃。

在这个时候,刘邦还是不太相信韩信的,虽然觉得他说的厉害,谁知道是不是赵括第二,所以并没有真让他带兵出征,而是自己上阵拿下关中。

韩信拜将这事,其实就是刘邦通过包装韩信,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一是招揽人才,二是稳定人心,第三是表达想用韩信的倾向。仅仅是倾向。

直到第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韩信才有了一次带兵机会,这一年刘邦趁机偷袭并占领了项羽的首都彭城,结果项羽回援,几十万大军被项羽3万精兵打败,死伤十多万,兵败如山倒,士兵四处逃散,这个时候韩信被委任了收集溃兵的任务,韩信不辱使命,复收溃败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这才在军事能力上得到了刘邦的认可,毕竟救了刘老板一命,还亲眼看见韩信怎么打败楚军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韩信终于真正得到了刘邦的认可。

公元205年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给了韩信独当一面的机会,命他率兵击魏,韩信终于大放异彩。在之后的日子里,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最后梳理一下刘邦是怎么用韩信的。

1.刘邦拜他为大将,但有名无实,只是一个图腾(留之)

3.刘邦听了韩信的策略,成功占领三秦。(听之)

4.第二年,刘邦兵败彭城,派韩信收集溃兵,结果韩信不仅收集溃兵,还杀了个回马枪救了刘邦,反败为胜扭转局势。(验之)

5.这年八月,封韩信左丞相,命他率兵击魏(信之)

6.之后韩信开始开挂暴走了。(任之)

最后:留之、听之、验之、信之、任之,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用人,从来就没有什么用人不疑,传言中的刘邦骤然重用韩信,都是谣言。

刘邦用人都是实践出真知,真金不怕火炼。想任命一个独当一面的人才,都会反复的验证,一步步的加大授权,逐渐的加深信任程度,通过了考验后,才能独当一面。

首发微信公众号:读史悟道

解读资治通鉴,学点通鉴智慧,助您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少走十年弯路,取得更大成就!

微信扫一扫关注作者

发表评论